人民網“透明工廠”走進中山環保 探訪“家門口”的凈水廠
把化學、生物、物理課堂搬到污水處理廠去,這種教學方式你體驗過嗎?9月29日,人民網“透明工廠”直播走進東方園林子公司中山市環保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山環?!保?,深入其位于廣東省陽江市的陽東區城區污水處理廠,邀請當地小學生一同實地探廠,開啟了一場小小少年的“水凈化”研學之旅。
廣東省陽江市河流、海洋和旅游資源豐富,近年來,在注重經濟發展的同時,當地各級政府積極打造經濟和環境保護和諧發展的城市新名片?!瓣枛|區城區污水處理廠自今年5月開始試運行以來,設計的日處理量為1.5萬噸/天,主要處理城鎮居民生活污水,出水指標可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敝猩江h保水務設計院設計所副所長王艷向人民網主持人許博和小朋友們介紹。
廣東省陽江市陽東區城區污水處理廠(直播畫面截圖)
經過處理前的生活污水長啥樣?進入廠區,中山環保水務設計院院長黃路明舉起一個盛有污水的透明容器,向小朋友拋出問題?!坝袘腋∥?,渾濁,呈現黃褐色……”小朋友們經過仔細觀察后紛紛搶答。
黃路明向小朋友展示污水處理前的水樣(直播畫面截圖)
“這里是細格柵和旋流沉砂池,用來去除污水中的細小顆粒及懸浮物固液分離的設備,是污水進廠后的第一個環節?!秉S路明介紹,家庭生活污水會最先通過專門的污水處理管網中,由污水管網流入污水處理廠,經過粗格柵去除例如菜葉、衣物毛絮等較大雜質,再經過提升泵站進入細格柵繼續去除細小雜質。
“現在,我們來到了污水處理廠的核心設施——一體化氧化溝。它由缺氧區、好氧區、沉淀區三個環形池體組成?!痹谔綇S第二站,工作人員再次獲取水樣并向小朋友們展示。
工廠一體化氧化溝(直播畫面截圖)
“為什么相比之前,這里的水更渾濁了?”面對小朋友提出的犀利問題,黃路明解釋,這些渾濁物為工廠主動投放的活性污泥,其可利用自身含有的大量微生物和細菌,消耗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去除水中的硝酸鹽和磷酸鹽等。當活性污泥和水中的污染物質達到平衡時,生物降解后的混合液慢慢從好氧區進入沉淀段實現固液分離,污水就會變清。經過一體化氧化溝處理后,污水還需要進入反應沉淀池,再經過過濾、消毒、在線監測等處理,待所有指標達標后,方可排放到附近的河流中。
在污水處理廠反應沉淀池中生長的錦鯉(直播畫面截圖)
探廠期間,小朋友們驚奇地發現,在反應沉淀池中還生長著漂亮的錦鯉。對此,中山環保運營總監羅關典表示:“錦鯉是一種對水質有一定要求的物種,適宜生活在微堿性、硬度低的水質中。通過在反應沉淀池中投加絮凝劑和助凝劑,對水中的細小顆粒進行沉淀分離后,水質清澈,足以使得錦鯉成活?!?br/>
手持“集郵卡”依次探點蓋章,近距離觀察水質凈化過程,親手完成污水絮凝沉淀等科普實驗……形式多樣的研學體驗讓參與探廠的小朋友眼界大開。孩子們紛紛表示,今后要更加節水、愛水,珍惜水資源。
陽東區城區污水處理廠項目航拍實景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是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必然?!痹谔綇S專訪環節,陽東區政府副區長關芬宇指出,城區相關污水處理項目投入運營后,對當地的生態修復、水資源循環利用、水環境生物多樣化保護以及綠色經濟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提升了城鄉居民居住環境滿意度指數的同時也有較大的社會效益。
對于企業如何將科技力量運用到環保產業發展中?東方園林副總裁,中山環保董事長陳濤頗有心得:“公司一直在積極探索通過科技力量實現生態環境保護。目前在建的第一批水廠定名為‘四化水廠’,即景觀化,智慧化、數字化和信息化。第一步景觀化已經初步實現。未來,公司將加大投入,在數字化、智慧化方面加以突破?!?br/>
陽東區城區污水處理廠項目航拍實景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坦言,此次探廠給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工廠離居民區較近,實現了綠化好、占地小、無氣味、無噪音?!敖ㄗh全國每個城市都應該定期邀請民眾參觀當地污水處理廠或垃圾處理廠。公眾既能學到環保知識,加深對其理解不再有抵觸心理,也可實現相關工廠和周邊居民的和諧相處,還能起到對相關企業監督的作用?!?br/>
談及“十四五”期間助力綠色發展的舉措,常紀文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把環境保護和工業園區升級改造、城市更新、鄉村振興有機結合起來;二是逐步提高污水處理標準,加強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三是加強公眾參與,實現人與環境和諧發展;四是地方要進行產業升級改造,增強自身綠色競爭力,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
水環境持續改善,全民參與成常態。此次的直播探訪為廣大網友揭開了污水處理的全鏈條過程,展現了科技創新助力美好生活的生動實踐,號召全民共建、共治、共享治水新格局。
“透明工廠”系列直播是人民網新推出一檔融媒體節目,旨在以“生產透明”推動“企業透明”,進而建立健全“行業透明”制度,同時帶領廣大消費者“云調研”車間一線,近距離了解生產全鏈條,檢驗“中國制造”的匠心品質,探尋“中國創造”的關鍵密碼,領略“中國品牌”的非凡魅力。